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世界遗产后,我们这样保护5000岁的她
摘要:中午12点,良渚古城遗址谷口高坝区老虎岭遗址。距离地面大约3米高,装备两个摄像头的可见光热红外设备,开始了每天的数据采集工作。 整个老虎岭遗址,类似高科技监测设备有8个,各自做着不同方面的监测保护工作。 在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
中午12点,良渚古城遗址谷口高坝区老虎岭遗址。距离地面大约3米高,装备两个摄像头的可见光热红外设备,开始了每天的数据采集工作。 整个老虎岭遗址,类似高科技监测设备有8个,各自做着不同方面的监测保护工作。 在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进一步开展监测,以确保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 黑科技设备 全方位“个性化体检”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遗产地需要定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遗产地保护状况评估报告,国家文物局也要求遗产地每年提交一次年度报告,这些评估报告都要建立在科学的日常监测数据基础之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赵云说,“监测,是遗产地科学保护遗产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有效反映遗产地保护管理状况的重要内容。” “中国对世界文化遗产实行国家、省、世界文化遗产地三级监测,包括日常监测、定期监测、反应性监测。杭州良渚遗址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就是在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下,对良渚古城遗址实施具体的日常监测管理工作。”杭州良渚遗址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郭青岭说,良渚遗址分布范围广、遗存要素多,周边环境复杂、建设压力大,必须规范有序地对遗址执行日常监测保护任务,并采用高科技手段,确保遗产本体和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管理。 事实上,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一直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从1987年开始,余杭就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到现今的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对良渚古城遗址从事保护管理至今。 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文物与遗产管理局副局长孙海波告诉记者,从2013年开始,良渚遗址管委会团队就开始做遗址监测相关的考察工作,并且确定了两支专业的团队——分别完成了专业监测方案的编制以及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 这项工程,相当于给良渚遗址的保护,聘请了专业医生,并定制了一个个性化的“体检套餐”。以老虎岭水坝为例,它的日常“体检”涉及到这些方面—— ·可见光热红外监测 ·土壤墒情监测 ·微环境监测 ·小型气象站监测 ·地下水位水质监测 此外,可见光摄像头拍摄,包括无人机拍摄、高清遥感影像监测的大检项目也必不可少。 潮湿土遗址保护 游客都是监测要点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的专家告诉钱报记者,土遗址(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古遗址)受土这一材质的物理、化学性状决定,是文物保护工作中最为困难的类型之一。“特别是以良渚古城遗址为代表的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更为复杂恶劣,容易遭受遗址发掘后失水产生的干燥开裂和坍塌、过饱和水渗出对遗址的冲蚀。” “做好日常监测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遗产价值和问题导向,不断地开展专项监测和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如针对南方潮湿土遗址保护的国际难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来开展长期的专项性监测和数据的分析研究。”良渚遗址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专业人员说,申遗成功后,对旅游和游客的监测是国际遗产公约关注的方面,也是良渚遗址监测需高度重视的新情况。 “还要评估社会发展趋势对遗址状况的影响。比如目前良渚遗址区和缓冲区,都有居民居住,也有生产活动,随着城镇化的继续发展,这些变化都需要专项监测和评估。”孙海波说道。 未来的良渚监测还将持续对良渚遗址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工作中形成的所有成果,实施集中收集、归档、管理、利用并电子化,形成系统完备的良渚遗址世界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开展国际合作,进行国际研究交流,展示保护管理成果,组织遗产保护宣教活动。 “因此,未来良渚遗址监测目标是科技化、研究化、国际化、社会化、系统化的遗产监测,确保良渚古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得到永续保存。”郭青岭说。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