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秘境探踪 古今在线 考古发现

浙江省博物馆埃及大展推出全英文讲解

2019-04-10 12:21

摘要:从去年年底一直火到开春,浙江省博物馆的年度大展“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明展”观众络绎不绝,尤其是清明小长假期间,记者还能在展厅内看到不少外国游客的身影。而随着越来越多埃及迷的到来,浙博平均每天8场的志愿者讲解服务变得有口皆碑。本报曾于今年

  从去年年底一直火到开春,浙江省博物馆的年度大展“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明展”观众络绎不绝,尤其是清明小长假期间,记者还能在展厅内看到不少外国游客的身影。而随着越来越多埃及迷的到来,浙博平均每天8场的志愿者讲解服务变得有口皆碑。本报曾于今年2月11日A7版讲述过浙博11岁讲解员小胖的故事,就在最近,浙博再次放出了大招——为了配合观众的需求,志愿者们推出了全英文讲解,开展起双语讲解服务。

  国外游客增加 无翻译“看不懂”展览

  葛秀华是2013年加入浙江省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至今已经积累了志愿服务3101小时,义务为中外观众累计讲解600多场次,接待观众10600多人,称得上是浙博志愿者大家庭中的“资深”讲解员。身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老师,她拥有英语旅游双专业背景,早在去年浙博推出“越地宝藏——100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时,便萌生了为外国游客用英语讲解的想法。

  “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这些年来展厅内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但是没有英语讲解,其实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看不懂展览。”不仅如此,葛秀华告诉记者,很早她便留意到一些传统文化名词的翻译,过于简单粗暴。“比如我们杭州的灵隐寺,直接翻译成Lingyin Temple,事实上我们的‘灵隐’二字是各有含义的,‘灵’是灵魂,‘隐’是隐士。尤其是文物的翻译,没有历史的积淀、背景的了解,你很难领略到它真正蕴藏的文化内涵。”

  上个月,馆内来了一支外籍孩子的观展队伍,当时负责为他们讲解的便是葛秀华。“这也是我决定开始录制英语讲解音频的原因。你会发现尽管你已经用尽可能浅显的语言去讲解了,但孩子们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他们对涉及到埃及文化的词汇积累是不够多的。当我们给中国孩子讲解的时候,讲到埃及护身符的不同材质红玉髓、青金石等,可以换一种表达,比如用宝石去替代表述,但英文中的有些单词很长,又不像汉语一样可以有替代词汇,把它们录下来后让他们反复地去听,产生兴趣后再动手去查,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背后的文物故事。”

  专业术语是难点 保证准确性也要有趣味性

  在准备英语讲解的过程中,葛秀华有自己的一套流程。“首先,你当然得先决定讲哪些内容,这方面得益于我们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在博物馆给的文物资料基础上,我们每位志愿者都有一套风格各异的中文讲解词,我的英语讲解重点也是以此为依据的,通过线索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讲解,然后再根据内容购买一些英文书籍、论文来查阅资料,形成文稿,最后才是录制音频。”这其中,最困难的点在于大量专业术语的翻译。

  “刚刚其实已经聊到这个问题,孩子在听英语讲解的时候需要积累比较大的词汇量才能够理解。我翻译的过程也是一样,就像我们讲解木乃伊是如何制作的,涉及到的树脂、亚麻布、绷带等各种词语,还有埃及的各个王朝、各个神明,甲壳虫等动物的翻译,对应的一些说法都必须跟世界上通行的译本是一样的,这样才不会给外国游客造成理解误差。”葛秀华非常看重翻译的准确度,“因为博物馆涉及到的知识面太广了,外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与中国完全不同,我们的瓷器、书画各类展览所需要的词汇量又非常专业,都需要大量的积累。”

  葛秀华表示,在保证准确度的基础上,她也希望翻译能够更具趣味感。“有时候我们可能也会碰到明明是几句中文翻译成英文,却变成了简单一句话的情况。目前录制的音频还是在3分钟到8分钟之间,但未来在讲解上面我还是希望能增加更多延伸的内容,而不是很直白简单的信息翻译,其实应该是有个人的风格和感情融入在里面的。”葛秀华也告诉记者,对于她来说,讲解是可以获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比如这次的埃及展,我会将埃及文明与中国文明进行对比,讲埃及的涅伽达文化,我会讲到同一时代我国已经进入了良渚文化时期,并诞生了同样璀璨的文明。能把我们丰富的传统文化传达出去,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遇到小语种更难办 引进来走出去都要不断校对

  事实上,除了浙江省博物馆以外,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需要展览的翻译,不仅是在讲解上,还在展览的引进和推出国门上。在中国丝绸博物馆,讲解员岗位都要求精通英语,国丝馆开展双语讲解已经有十多年了。“由于我们馆主题的特殊性,接待外宾非常频繁,这些年来引进来、推出去的展览也越来越多。”楼航燕举例,比如刚刚开幕的“一衣带水——韩国传统服饰与织物展”就是从韩国引进的,即将于9月开幕的迪奥展则将从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引进。

  “而在走出去的展览中,大部分我们还是可以自己进行英语翻译的,现在为了减轻工作量,偶尔也会采取由我们先撰写好中文展览文本,然后交由翻译公司进行翻译的方式。但是,小语种的翻译确实是比较难找的,比如我们4月16日即将在莫斯科开幕的‘丝·尚:30件服装讲述中国非遗故事’展。当时都找到北京的一家公司去了,他们仍然表示无法翻译成俄文。最后我们还是找到了浙江理工大学的一位俄罗斯留学生,请他为我们翻译的。”而这还不包括一些要经过几道翻译的展览。比如去年去阿曼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丝茶瓷: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对话”,就要先翻译成英语再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中间的信息丢失有时候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一个展览的引进和推出国门,往往都需要博物馆人付出极大的心力进行不断的校对核验,“语法错误当然是不能有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也都是要关注的点。”楼航燕也透露,好在随着博物馆的快速发展,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广泛了。“上世纪90年代,来我们馆里的外国观众基本是不会讲中文的,需要我们的讲解员全英文给他们讲解,但这些年很多外国观众都开始自发学中文,很多人都是直接跑到前台用中文来预约讲解。这也算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和变化。”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