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河此桥此镇,余杭塘栖书写独特韵味—广济桥高文脉长
摘要:广济桥英姿。 拍友 白植槟 摄 大运河行至江南,开枝散叶,化出多道支流,融入密集的河网之中。至杭州余杭塘栖,诸多河道又收束为一,浩浩荡荡径向杭州城而去。 古镇塘栖由此成为运河上极重要的一个节点。曾几何时,南来北往的船舶,沿大运河穿镇而过;舟楫
广济桥英姿。 拍友 白植槟 摄 大运河行至江南,开枝散叶,化出多道支流,融入密集的河网之中。至杭州余杭塘栖,诸多河道又收束为一,浩浩荡荡径向杭州城而去。 古镇塘栖由此成为运河上极重要的一个节点。曾几何时,南来北往的船舶,沿大运河穿镇而过;舟楫之密,竟曾一度堵塞在广济桥的七眼桥孔之下,难以通行。 勾连塘栖水南水北两岸市街的广济桥,是大运河上唯一一座七孔石桥,身姿伟岸,气态雄浑。自明朝弘治年间建成以来,广济桥就一直是塘栖的根和魂。它见证桥下数百年水流共帆影不绝,周身印刻古镇繁华变迁的痕迹。 “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此河、此桥、此镇,浑然一体,在历史画卷中书写了独特的韵味。 秋风徐来。64岁的丰国需穿一身大红中式上衣,手中保温瓶里灌满茶水,几步就迈上了广济桥高耸的桥心,脚下是拱桥合龙时填上的一块“龙门石”。石上的纹样,当地人都说像一顶笠帽。“传说建桥时河里鲶鱼精兴风作浪,吕洞宾用这顶笠帽镇住了妖怪,桥始建成。”丰国需说。 一方水土的文化记忆,总是由日常风物和传说想象共同构成。丰国需对这两者都知之甚稔。他17岁到塘栖做渔工,开始收集整理当地民间传说。后来又开过书场、在工厂里当过干部、参与编修过地方志,自身的经历和他收集的故事同样丰富。如今,丰国需是远近闻名的塘栖“故事大王”,肚子里装着运河古镇几百年的时光。 “塘栖”之名,意谓“沿塘而栖”。元末张士诚开挖运河新河道,数以万计的民工集聚于此。河道告成,一个新的聚落也随之浮现。而塘栖由最初的渔村成长为繁华的集镇,则有赖运河动脉在之后的岁月里源源不断地带来养分。 今天,从杭州武林门码头坐船沿运河北上,数小时便可至广济桥边“御碑码头”。“这条‘五九’水路,旧时摇橹船要耗一天行程。”年轻时曾在运河上驾船来往十年的丰国需告诉记者,过去水上人家有自己独特的里程单位,一“九”为9里,“五九”即45里。船家到此地时,正要吃饭休憩,放松身心,洗去一天疲劳。客集货聚,市镇便飞速发展。“塘栖往北再一日水路,便是新市……考察运河沿岸著名古镇,多能看出这里程的规律。”丰国需笑说。 最繁盛时,塘栖被视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生意兴隆,名流荟萃,高贤栖托。广济桥两岸茶馆酒肆、大小商号、货栈、米仓、油坊等鳞次栉比,千百面幌子在运河水波上迎风招展。店铺门面均向水而开,门前一道宽阔的街面,至水边就是密集的河埠头。 今日漫步塘栖水北街区,还能看到两样往日亮丽风物——廓檐街和“美人靠”。商家把街道直接作为楼面的第一进,全镇的街道均如长廊般有檐瓦遮顶,下雨天出门不用戴笠穿屐,这一奢华的特色就是塘栖名震江南的廊檐街。有俗语说:跑过三十六码头,不及塘栖廊檐头。廊檐街临水一侧的长椅被称为“美人靠”。丰国需说,其实早年间这长椅并非供人歇脚,而是盛极一时的塘栖米市用来堆放笆斗米袋的“米床”。 今日塘栖不再是商贸重镇,历史遗存使其成为极富风韵的文化旅游胜地。民国富商的深宅大院开发成雅致民宿,空阔的旧粮仓改建为民俗博物馆,而“米床”的用户也从米店伙计变为四方来的观光客了。但有一样老传统至今不曾稍变,便是塘栖人对说书的喜爱。 跟着丰国需的脚步,我们走进塘栖唯一的一家书场。61岁的书场老板谢金元拎着一壶热水从后厨走出,脚边跟着一只温顺的小狗。丰国需逗一逗狗,拉过椅子在桌边坐下,顺手打开保温瓶,谢金元将热水缓缓冲入瓶中。 这种悠然的风范,正是早年书场里老熟客的派头。漫长的传统社会里,听书是停靠在塘栖的五湖四海的人们重要的娱乐消遣。自苏州以南各地的说书艺人,也都把这里当作最大的舞台。丰国需说,兴旺时,塘栖有几十家茶楼,几乎每家茶楼都设书场。说书人到塘栖要打起三分精神,一是同行竞争激烈,二是因为长年听书的“老耳朵”多。 谢金元早年在“苏杭班”客船上做船工,打小就在书场里听书。2010年,在老友丰国需的支持下,谢金元在水北街区一座茶馆里开设书场,在说书市场日益萎缩之时独树一帜。余杭区相关部门专门投入扶持资金,老谢的书场成为今日塘栖一道亮眼的文化风景。书场人气出乎意料旺盛,听众覆盖了各个年龄段。每个月都有传统曲艺的“非遗”传承人不辞车船劳顿来到这里,痛痛快快地连说十余天。 今日来到塘栖的人们,不仅触摸到繁华的旧痕,更深味始终浸润着古镇生活的文化况味。自运河而来的繁华或将变迁,由运河而生的文脉从未断绝。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