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秘境探踪 古今在线

揭秘百年前的鞭炮禁放令

2013-02-21 10:36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2月21日讯 春节期间,知名作家、童话大王郑渊洁在网络上多次呼吁禁放烟花爆竹。郑渊洁说,春节燃放烟花是中国传统习俗,不过,古代建筑和人口不像现在这么密集,空气比现在好。如今,烟花燃放不仅污染空气,还可能导致火灾。其实,鞭炮禁放并非是近些年

  国家旅游地理2月21日讯   春节期间,知名作家、童话大王郑渊洁在网络上多次呼吁禁放烟花爆竹。郑渊洁说,春节燃放烟花是中国传统习俗,不过,古代建筑和人口不像现在这么密集,空气比现在好。如今,烟花燃放不仅污染空气,还可能导致火灾。其实,鞭炮禁放并非是近些年才提出,早在清末,官方就已经有了类似条例。

 



 

  1907年2月
 

  大过年禁止燃放鞭炮
 

  1907年2月3日,天津城的年味儿渐浓,许多市民都在购买过年时燃放的烟花爆竹,就等着春节燃放了。就在这一天,《大公报》上的一则消息让许多人颇为吃惊。报童们高声吆喝,“巡警总局有令,春节期间禁止燃放鞭炮!”
 

  过往人群被这叫喊声吸引了,纷纷掏钱购买《大公报》,翻阅本埠新闻版,“入冬以来,风高物燥,瞬届年节,竞放花爆。起花双响,高入云霄,遗火落下,贻害非小。贩卖燃放,均于禁条。特先晓谕,广为劝告,父戒其子,兄为弟导,子弟有犯,父兄枷号,倘敢故违,决不宽饶。”
 

  春节禁放鞭炮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天津城,贩卖烟花爆竹的商贩们也因此赔本儿了。这条消息传出之后,许多烟花爆竹成了积压品。
 

  天津巡警总局发出的这条公告意义非凡,成为近代以来官方在一个城市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开端。
 

  防止鞭炮惹祸
 

  清朝成立消防警察队
 

  20世纪初,清政府自中央到地方开始了一场全面的新政改革,许多政策都先在天津试点,而后在全国推行,最为明显的就是新式警察的建立。此时,全国都将目光集中在各种社会习俗的改良上,过年禁止放鞭炮的话题是议论的焦点之一。这项波及千家万户的政策,只有依靠强制力才能推行。而天津新式警察制度的逐步健全,为改革这一习俗提供了保证。据了解,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最早出现在租界地区,为避免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空气污染和火灾,天津的租界早就禁止在入夜后燃放烟花爆竹。
#p#副标题#e#

  1902年,清政府在保定创办警务学堂,训练巡警,同时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为防租界内火灾,受中国传统水会的启发,意大利人招募华人组织官办救火会,随后英租界也组织了天津志愿消防队。1902年清朝政府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后,救火会便交由清政府监管,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这是我国第一支消防警察队。作为负责天津城区治安的部门,天津巡警总局发布这样一个命令是其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禁放鞭炮城市
 

  天津是全国第一个
 

  1895年,也就是天津禁放爆竹12年前,一幕悲剧在天津城上演。据张焘在《津门杂记》中记载,天津人每到农历二月十九都要燃放爆竹,俗传这一天是观音的诞辰。白天演戏,入夜后,开始燃放烟花。这种烟花都是特制的,花样繁多,有“太极图”、“八仙上寿”、“海星添寿”、“鱼龙变化”、“草船借箭”等。
 

  在烟市和老城里的草厂庵,作为供奉观音之地,是燃放烟花最多的地方。平日里,规模还不是很大。但在1895年春天,草厂庵举办的燃放烟花的仪式规模空前。烟花悬挂在南马路上引子长达数十丈,在观音塑像的手上,插着香火,负责燃放烟花的人将引子的一段凑到香火上,点燃了引子,给人的感觉是观音点燃的烟花。草厂庵庙前的空地有百亩左右,人们搭建起了戏台。到了黄昏时分,演戏停止,开始燃放烟花。在现场观看的人们只顾着看热闹,忽略了安全,摆放烟花的架子在水中间,两侧仅仅能够容纳一人进出,许多人被人群挤落水中,第二天,经过查验,有20人在水中丧生。
 

  有这样血的教训,禁放爆竹终于在清政府新政时期开始实行。因此,才有了本文开始的一幕。从此以后,每到过年,天津巡警都要发布此类公告,1908年,《大公报》报道,“燃放花炮,最足引火。今届新年,闻巡警总局拟查禁,已分饬各局区,分写告示,即日张贴。”1909年,在光绪和慈禧先后故去之际,天津巡警总局更是不敢怠慢,重申:“津民每值年节,燃放双响花炮,遗火落下,贻害匪浅,亟应查禁。”
 

  天津禁止在城市燃放鞭炮除了有向西方学习的因素外,还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有关。当时,中国北方经常会发生士兵的哗变,而爆竹声一响,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又发生了什么变故,为此,巡警总局发出了这么一个禁令,这也使得天津成为中国禁止燃放鞭炮的第一个城市。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